發布時間:2017-10-30
“創業兩年來,什么事情令你記憶最深刻?”
“我胖了50斤,又成功瘦了回來!”
減肥是女人永遠不變的話題,而優立倉創始人曹雨則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了絕對值總和是100斤的體重“魔術”。
身體變化是敏感的,而她更為敏感的則是對經濟發展趨勢的把握能力。
在第二次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之時,選擇主修信息管理專業,似乎已經預示了曹雨緊抓經濟發展趨勢的能力。2009年,在房地產行業如日中天之時,她選擇離開IT行業,投入商業地產領域,并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2015年,曹雨敏感地意識到傳統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了瓶頸期,相反,圍繞著房地產輕資產運營的行業則迎來了發展風口。
那一年,她創辦了立足于智能迷你倉儲領域的企業:優立倉。
生來就是個方法論者,不講運氣,只講數據。
2008年,曹雨結束了工作10年之久的IT行業工作,清零投身房地產行業。雖然她不懂容積率是什么,存放量又如何解釋,但是長期處于高端科技領域中的她認為,房地產這個行業有點“low”。
她發現,身邊的同事更愿意將電腦做為溝通交流和存儲文件的工具,而對和企業、客戶、項目有關的龐大數據無動于衷,“數據是會說話的”,曹雨不想放過這些“重大資產”,挖掘出隱藏在冷冰冰數據背后的“熱度”成了讓曹雨著迷的工作。
彼時,曹雨就職的世聯地產在業界屬于高速上升期,并以其先進的信息系統開發能力獲得差異化發展的捷徑,成為國內首家登陸A股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世聯地產利用多年來積攢的龐大數據,投入高額資金開發了一套完整的內部數據平臺,不僅可以供幾萬員工方便使用,還可以分享給眾多客戶,并為世聯地產未來的經營方針做了強有力的指導。
“2008年,在我認知的地產行業里,世聯地產是唯一有數據化管理思想的企業。”曹雨說。
進入世聯地產,曹雨被分配到業務拓展部門,主要服務于開發商。那個時候,曹雨幾乎每天都在飛機上度過,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一個月下來要看80多個項目。
三個月后,她對自己的工作行為進行了深度分析:這么多項目到底要跟哪一個?孰重孰輕?怎么提高效率?
“讓數據來說話!”進行數據分析,是她第一時間想到的辦法,經過驗證,這也是最好的辦法。
她對客戶和項目等信息資料做了充分的整理、分析和統計,并通過客戶行為的方式、業務人員的服務頻率等多種因素,把這些項目劃分出相應等級,把客戶進行了全面分類。經此方法之后,曹雨可以在龐大的項目量中快速精準地找到即將要成交的項目和客戶、正在跟進的項目和客戶、只有初步意向的客戶等。
在世聯地產工作的第一年,曹雨完成了近2000萬元業績,并被評選為“年度最佳優秀員工”,華北區域1000多名員工中僅有2人獲此殊榮,曹雨是其中一個。
不僅如此,曹雨還把她研究的這套工作體系拓展到她的團隊中,收效明顯,同時也引起領導層的高度重視。這套數據化工作方式快速在世聯地產被全面復制和應用,曹雨也被同事稱為“表格大王”。
在世聯地產,曹雨是唯一一位沒有房地產專業背景,銷售額卻長期保持高位數的業務精英;一般人要花6年時間達到的銷售總監級別職業道路,曹雨只用了4年。
靜止和感性都要退后,動態和理性是絕對的。
2015年,曹雨辭去盈石資產總裁助理職務正式下海,并創辦優立倉。放棄房地產行業令人艷羨的高收入和穩定職業,選擇走上孤獨的創業道路,是曹雨在做了一番數據研究后做出的理性選擇。
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036億元,增速比2013年回落9.3個百分點,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發展平緩期”。而與此同時,圍繞著房地產輕資產運營的諸多行業則風生水起,進入了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
當年曹雨曾經到美國旅行,在那里,人均居住面積大大超過中國的各大城市,不到兩公里就會出現一家迷你存儲倉,用來存放人們的工作或者生活物品。這引起了曹雨的極大興趣。
回國后,曹雨對此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數據調研和分析。迷你倉行業于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出現后,因其為小型用戶提供化繁為簡,化整為零的倉儲服務,大受歡迎,得到了蓬勃發展,在世界許多城市已成為十分成熟的行業。
2016年迷你倉行業在美國產值達300億美元,其店面數量已經超過了53,000間,是星巴克咖啡店的7倍,總經營面積超過20億平方英尺。
“投身于房地產輕資產運營行業,并且借助中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全球領先的智能迷你倉儲企業”,成了曹雨為自己設定的新目標。
關注內功修煉,以智能化引領行業發展。
或許是女性創始人的緣故,創始之初,優立倉就大力推廣“小倉儲,讓空間大有可為”的理念,致力于為都市人提供便捷、優美、舒適的倉儲空間,“兩年前,我們的目標就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曹雨笑著說。
優立倉第一家店選在北京東三環繁華的燕莎商場旁邊,簡潔明快不失舒適和高科技感。曹雨想起自己進入完全裝修好的優立倉門店時,只興奮了5分鐘,“有點不敢相信這是自己創辦的!”而五分鐘過后,她就在想,生意在哪兒?客戶在哪兒?怎么吸引客戶來?緊接著,她馬上開始進入到調研工作,該如何定價?如何做推廣?要不要去派發廣告?她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擰上了發條,隨即開始高速運轉。
一次,曹雨盤點續倉率,發現有兩個月一改連續上升的勢頭,業績呈下滑態勢,運營人員給出的答案是“業務進入了淡季”。“淡季,難道這就是倉儲市場的維度?”曹雨不禁問自己。一向只認數據的她立刻查看了運營人員與重點客戶的跟進記錄,她發現,工作人員只是電話通知了一批合同快要逾期的客戶,卻沒有后續跟蹤,致使一些潛在客戶由于某些原因沒有按期繳納續租款項。這樣看來,只能說明運營人員跟進的頻率不高、力度不夠。
“后來,我把這個情況和運營人員溝通,他們對此觸動特別大。其實,這也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運營系統中的一個缺陷,主管人員每一次都要找從指定的菜單欄點進去,才知道工作人員跟進的頻率及工作效果,很不方便。于是我們在運營系統上做了改進加入監管程序,這樣就能很直觀看到每一位運營人員跟進客戶的頻率及時掌握服務問題及成交情況。我相信數據,說教是次要的。”曹雨說。
曹雨相信數據,更相信科技的“魔力”。
此時,信息管理專業出身的她親自主導設計了優立倉的“ERP”系統,“沒有技術的軟實力,企業就不能輕松上陣,難以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曹雨打破行業既定做法,將客戶管理、訂單管理、財務管理、智能設備遠程管理等多種功能模塊進行集合,開發出了基于SAP核心構架的ERP系統。這在業界也開創了信息化管理的先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準了迷你倉行業廣闊的市場,曹雨認為“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未來,曹雨將以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為基礎,帶領優立倉快速拓展市場。
數據有魔力,身體也會變“魔術”。
在優立倉緊鑼密鼓地開展并購業務時,曹雨忘記了身體給她帶來的不適感,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要么在工作,要么在思考工作。她對自己逐漸增加的體重并沒有多少不適感,直到一次因為感冒就醫,醫生診斷她患了焦慮癥和壓力暴食癥,她才意識到大腦停不下來的自己,身體卻以體重的持續增加發出了輕微的警告。
步入職場十多年,曹雨有著“深度思考”的慣性思維和“完美主義”情結。應用在優立倉的經營上,她對自己和團隊不斷提出新的工作標準:“開店數”“出租率”“服務滿意度”“客戶復購率”這些名詞成了她腦子里的“常客”,“市場規模”“客戶分布”“店址布局”甚至“溫濕度控制”無不充斥著這位信息管理專業出身的女創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面對身體的不適及發出的信號,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瘦身計劃”,開啟了一場意志之“戰”。
如同登山一樣,當你不斷攀登、攀登,覺得身體快要撐不住的時候,大自然會賜予你一條平緩且風景秀美的“世外桃源”,如今,并購業務完成,優立倉也從最初的1家店發展到7家直營店和10家合作店——企業經營規模在不折不扣地增肥;而曹雨呢,又恢復了創業前的體重和狀態——創始人瘦身計劃圓滿成功。
無疑,企業的增肥和自己的減肥,是曹雨跨過創業過程中的兩座“山峰”,“如果不選擇創業,我根本無法想象今天自己對人生的新感悟,創業讓我變得更加坦然、自信,生命的寬度得到了無限延展。”曹雨對中國迷你倉行業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