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06
你最想要共享什么?
橙色、黃色、藍色、綠色......
隨著五花八門的共享單車橫空出世,
共享經濟正在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資本追逐的寵兒。
共享經濟的發展如火如荼
衣食住用行所覆蓋的用品
戴著“共享”的帽子進入大眾視野
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
“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那所謂的共享經濟到底是什么?
”
小優特意百度了一下“共享”,即共享即分享,將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權或知情權與其他人共同擁有,有時也包括產權。
“
換句話說“共享”就是“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
協同共享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數十億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共享能源、信息和實物,所有權被使用權代替,“交換價值”被“共享價值”代替,人類進入“共享經濟”新紀元。
據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分享經濟的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共享經濟已形成625億美元(約4300億人民幣)的共享經濟市場,并保持54%的高速增長,到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有望達到2300億美元(約15800億人民幣),在全球經濟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為領軍力量。
“
共享經濟的思考模式是增量思維,真正機會在“增量市場
”
雷軍曾經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共享經濟就是未來5-10年的這個風口之一。共享出行、共享金融、共享美食、共享醫療健康、共享知識教育、共享公共資源、共享物品、共享任務服務、以及共享空間,共同擁有而不占有。
“
如何保持共享經濟的藍海領域,讓風口上的豬飛起來呢?
”
就共享空間而言,畢竟空間是無處不在的資源,但是它有著明確的屬性特征,主要包括共享住宿空間、辦公場所空間(毛大慶優客工場)、迷你倉。
共享經濟體系如同產品市場經濟模式,產品服務質量過硬、市場增量體系完整、細分\藍海市場增量空間。
諸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空間價值,寸土寸金。共享空間經濟模式也逐漸成為創業者、奮斗者、流動\常住人們的青睞。源于海外共享空間成熟模式體系——迷你倉(又名自助倉)優立倉便是共享空間典型的“風口”。
區別于常規的共享經濟受眾定位,優立倉市場增量空間更加廣泛,包括個人用倉(生活用品、換季衣物、家居用品、紀念品)、企業用倉(辦公用品、合同協議、道具模型)、紅酒專用倉、收藏品專業倉等等。
在共享經濟信任體系構建方面,優立倉從專業化、人情化、體驗化著手,運用銀行級ADT監控體系,采用恒溫恒濕科學化管理、定期專業化的清潔、7*24小時無間斷人情化售前售后服務、一鍵定倉快捷體驗、擁有雙倉儲會員體系、多次獲得管局稱號“安全生產崗位達標企業”,質量與服務是優立倉建立信任體系的核心。
共享經濟無疑是2017年最火的風口,
而迷你倉將是共享經濟中最火的風口,
資源配置+共享空間+人人擁有,
未來80%的行業都會被共享經濟所改變!